彰邑威惠宮
地址:500彰化縣彰化市中華路239巷19號
營業時間:09:00–17:00
落成:1761 年
電話:04 726 8742
建成時間:大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類型:國定古蹟,寺廟類
彰化聖王廟,又稱彰邑威惠宮、開漳聖王廟
是位於台灣彰化縣彰化市的道教廟宇。
由清雍正帝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勅建,主祀開漳聖王陳元光。
2023年是國定古蹟彰邑威惠宮(聖王廟)建宮290周年慶
●清朝時期彰化縣城有兩座聖王廟,
稱大聖王廟者為本廟
靠近慶豐門的為小聖王廟(小西街陳姓家廟),現已不存。
威惠宮於清乾隆26年(1761年)
建廟於縣城西門附近,為漳州府七縣(漳浦、龍溪、長泰、南靖、平和、詔安、海澄)移民的信仰中心。
近代由於社會結構改變產生本土化,原鄉民地域觀念漸少,香火亦不復昔盛,
威惠宮曾於清代嘉慶、咸豐、以及日治時期大正年間陸續修建。
民國74年11月27日指定為第二級古蹟,民國80年5月進行重修,民國85年6月17日完成聖王廟的修復。
廟宇主體建築為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
●重修聖王廟記碑
●三川殿前有一座八字牆
正面嵌以精雕細琢的花崗石及青斗石八字牆
雕工極為細緻,號稱全台最美,是很寶貴的文化資產。
左雕龍
右雕虎
●硬山升簷式:
前殿,中央明間屋頂較兩側突起,
「正面檐口呈弓形,兩側屋面向內傾斜」,
強化主次,是威惠宮主要之特徵
彰化慶安宮亦採此型制
上下封簷版相連成弓字型?@@ 看不太明白弓形在哪裡XD
●三川殿門額的字體是篆書
●雙層門神 神荼 鬱壘
外層不是剝落,隱隱約約可以看到裡面有一個更舊的
●檐柱下的方形石柱珠,以雙夔龍為各面圖案之框,
中央為夔龍組合的字,左「福」,右「祿」,
並有青斗石立獅一對安置於正門兩側。
●拜殿前龍柱是清中葉的風格
正殿供奉開漳聖王陳元光,兩旁為一老一少太監侍者。
●三通五瓜:
正殿的木構架以三根通樑,五個瓜筒所組砌而成的棟架,稱為「三通五瓜」
三通五爪的樑柱下方,有龍頭魚尾造型的木雕,稱為鰲魚,意喻「獨佔鰲頭、金榜題名」
●「詔燕英靈」,清嘉慶22年(1817年)
●「恩溥霞南」,清光緒2年(1876年)
●「南邦冠冕」,清光緒4年(1878年)古匾
●開漳聖王夫人
莫名喜歡夫人的院落
「海東慈雲」,清乾隆匾
古井
●廟外左側連身山牆
西門慶豐宮
地址:500彰化縣彰化市中華路239巷18號
營業時間:08:00–20:00
主祀:天上聖母(西門媽)
配祀:火德星君、虎爺、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西秦王爺、福德正神
建築格局為二進一院,鐵門有些煞風景,但比彰化定光佛和鹿港王爺廟那般都用鐵皮包起來,好多了
●「竹城媽祖」
傳聞在嘉慶年間彰化縣治遍植莿竹為城當時先民迎奉媽祖神像暫奉西門以護城佑民,信眾尊稱為「竹城媽」
●「慶豐宮」廟名源於清代彰化縣城四城門之一的西門「慶豐門」
●日笨大正九年,西門與彰化城同時拆除,於威惠宮右側建慶豐宮奉祀媽祖
清嘉慶22年(1817年)「惠我生民」匾及清道光4年(1824年)鄭用鍚所獻「容保無疆」匾
三代莊潤餅
地址: 500彰化縣彰化市永樂街156號
電話: 04 727 2719
營業時間: 07:00–13:00(周三、週四休息)
𩛩:Kauh
即華語「捲」的意思,《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的解釋:「計算成捲物品的單位。例:一「𩛩」潤餅(一捲潤餅)。
餡料豐富,雖然一捲現在要60元,但相對大捲
人氣很旺,獲得H的讚譽
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追蹤IG:hs.dao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