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門福德祠
地址:500彰化縣彰化市中華路243號
位置:彰化市富貴里中華路243號
騎車經過很多次終於來參拜了
是日已經在飄雨點,加上位於大馬路邊
回來筆記時發現好多細節都沒有拍到,總之就留待有緣人親自走一遭
彰化原有四個城門,城門旁都有一個福德祠,
然多因市區開發拓寬道路而改建或另地重建,
只有西門福德祠雖在日治時期因拓寬西門大通(今中華路)而拆除了部分並往後遷移,
不過也保留較多的古貌,廟宇從內到外有濃濃的歷史感,
沒有霓虹跑馬燈,更能感受廟宇走過240餘年的歲月,很能激發思古幽情,
是彰化境內唯一被列為縣定歷史古蹟的土地公廟。
●東門為「樂耕門」,西門為「慶豐門」,南門為「宣平門」,北門為「拱辰門」。
●建立沿革
西門福德祠興建時間缺乏史料記載,
最早可追溯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正殿因大地震而受損,隔年由西街信士陳庇修建正殿。
清光緒七年(1881年)再度重修,將正殿增高,依舊制修復拜殿及廂廊。
●主祀土地公、土地婆,
陪祀聖王公(廣澤尊王)與註生娘娘。
●清乾隆「福溢通濟」匾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由西街信士所獻
●「大西門重修福德祠碑記」
清光緒七年(1881年)木製碑文,紀錄修廟事蹟,已被香火燻黑
●正殿神龕前有道光十六年(1836年)由信女黃門沈氏所敬獻的石製香爐。
●香爐:民國56年5月28日
●單殿式,前帶拜亭,拜亭採四坡頂,燕尾屋脊起翹。
●正脊中央有葫蘆造型,並有剪黏與泥塑等傳奇與花鳥裝飾
為四柱三疊斗式捲棚構造,在拜殿前後都有牌樓樑枋一斗三升的補間作法
●虎爺公和龕前香爐
廟內擁有乾隆、雍正等古匾以及重建碑文等重要文物,由於歷史悠久,每年大甲媽祖繞境時都要特別在這裡停留表示友誼,古樸廟宇的背後,就是歷史的意義
生炒花枝
地址: 500彰化縣彰化市彰美路一段326號
營業時間: 17:00–21:00(周日休息)
電話: 04 735 0595
菜單
兩個老夫妻經營得,態度極為親切,氣氛像回家吃飯
老闆一邊經營吃食生意,一邊幫小孩顧孫
菜單原本的藥膳排骨和羊肉,因為老闆夫婦年紀稍長後因故取消了,看起來二代似乎也沒要接
上次看yt說現在在街邊店家找一碗越南河粉恐怕比找一碗陽春麵容易,也許這也是即將消失的好味道
是日點了肉絲飯60和花枝炒麵80
肉絲飯料很多
花枝很鮮甜,料也給得蠻多
非常滿意,譽為彰化好味道,難怪彰化縣長王惠美也造訪用餐
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追蹤IG:hs.daoyou